您的位置: 首页  >  儿童健康讲堂  >  正文 儿童健康讲堂

【健康大讲堂】生命的拥抱:海姆立克急救法
发布时间:2024年06月06日    来源: 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(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吴江院区)    浏览次数:248

近日,在吴江区儿童医院门诊候诊厅,一名边候诊边吃糖果的小女孩发生呛咳。女孩脸憋得通红且伴呼吸困难,情况危急。


怀有七个多月身孕的门诊当班护士窦钧见状立即呼叫同事前来帮忙。急诊输液室注射班护士施玲玲听到呼叫后第一时间赶到,并立即接手为女孩进行了海姆立克急救法。


通过2分钟左右的急救冲击治疗,女孩“嗝”的一声后,原本青紫的面色口唇转为红润,呼吸也顺畅了。


留观室医生沈燕赶到后为患儿进行了体格检查,确认梗阻解除,病情稳定继续门诊就诊。


此次突发事件中,护士窦钧和施玲玲临危不乱,及时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悲剧。她们不仅展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担当精神,也凸显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关键时刻的重要作用。在此,我们强烈呼吁大家都能重视并认真学习这项急救技能,以便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,共同守护生命的安全与健康。

图片
图片

什么是“海姆立克”征象?

图片

异物卡喉的患者,不能说话,不能呼吸,也不能咳嗽。此时患者可能会用一只手或双手抓住自己的喉咙,此即“海姆立克”征象。

图片
图片

什么是“海姆立克(Heimlich)"急救?

图片

是海姆立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,它是一种运用于呼吸道异物窒息的快速急救手法。


在此后的12年中,这种急救法在美国就已经救活了一万多人的生命。海姆利克教授也因此被世界名人录誉为“世界上挽救生命最多的人”。

图片

如何实施”海姆立克“急救手法?

图片

儿童“海姆立克”急救手法:如果是儿童(1~8岁)发生气管异物梗塞,施救者站在或跪在患者身后,双手环绕在患者腰部, 一手握拳,握拳的拇指紧抵患者腹部,位于脐上与胸骨下的腹中线上,另一只手握住攥拳的手,向上快速冲击患者腹部,反复快速冲击,直到异物从气道内排出来。



婴儿“海姆立克”急救手法:若是小于1岁以下有反应的婴儿气道窒息,则不可做海姆立克急救法,以免伤及腹腔内器官,应改为拍背压胸法。


方法:

1、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(开放气道),另一手置于婴儿颈背部,将婴儿骑跨在操作者前臂。翻转后仍将婴儿趴在操作者前臂,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,头部稍向下前倾略低于胸部。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用掌根拍背5次,依患者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。


2、小心托住婴儿的头部和颈部,将婴儿翻正。操作者的前臂靠在大腿上,保持婴儿的头部低于其躯干。在婴儿胸骨下半段,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,以每秒钟一次的速度重覆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。(如下图所示)

图片

注意:如果患儿属于稳定型气道异物,请保持原有体位,并尽快就诊;但患儿在实施海姆立克过程中失去意识,请立即给于心肺复苏。


来源:急诊科

审核编辑:社工办

签发:张晓剑

图片

地址:苏州市吴江区公园路176号吴江区儿童医院

咨询电话:0512-609051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