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 >  党建行风  >  医院活动  >  正文 医院活动

【讲述之抗疫故事十三】吴江援“沪”小组护理心声
发布时间:2022年05月12日    来源: 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(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吴江院区)    浏览次数:2047
图片

1

呼吸重症科护士张晨

热血奔赴 齐心抗疫

3 月 28 日,我接到了支援上海的通知。挂了电话,有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,不是害怕,是激动!

当天凌晨 3 点半集合出发,早上 7 点我们就抵达了上海,简单吃过早饭后,便开始投入一天的工作,一直到晚上9点才结束,主要工作就是采集核酸,虽然辛苦,但感动满满。

一对年轻夫妇带着 2 岁左右的孩子来做核酸。因为孩子年纪小,一直哭闹个不停,一旁的妈妈为安抚孩子的 情 绪 ,不 停 地 安 慰 孩 子“宝贝,我们张嘴。放心,我们要相信阿姨会轻轻的,不痛的。”正是家长的配合和理解,让我顺利完成了采样工作。那

一刻,我感受到了齐心抗疫是多么不容易。

援“沪”期间,让我感动的事远不止这一件。记得有一次,天公不作美,突然下起了大雨。为保证采样工作顺利进行,旁边的志愿们就帮我们打伞,自己的身体却一大半暴露在雨中,而他们的口中还在说着:“没事,你继续采,不要管我。”直到临时帐篷搭完,他们才离开。

屠格涅夫在《罗亭》一书中写道,“我们生命虽然短暂而渺小,但是伟大的一切都由人的手所造成的;人生在世,意识到自己这种崇高的任务,那就是他们人生中无上的快乐。”

通过本次任务,我意识到,护理工作虽然很平凡,但我们在平凡中也能透出光亮。

图片

2

外科护士周怡婷

披上铠甲  冲锋抗疫

3月27日晚上11点多,我突然接到医院的通知,要去上海支援。作为采样队的一员,我内心既期待又紧张。犹记得,武汉疫情时,我还是一名护理实习生,被护理前辈们保护着,这次我接过抗疫前辈们手中的火炬,成为了援“沪”“大白”,与同事们并肩作战,奔跑在抗疫最前线,我很自豪。

在援沪的这 40 天里,我每天重复着同一件事——核酸采样。最初,我会担心自己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,但队员们的帮助给了我很大的信心。每一次穿上防护服,我都像是披上了铠甲的战士,全副武装,准备上“战场”。我们穿梭在各个封控小区中,奋斗在各个小区临时搭建的采样点上,奔波在不同楼层,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,为居家高龄、行动不便的居民进行采样……每天,我们都会遇到各种问题,但始终坚定着“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信念,完成了每一次任务。

这一次来上海援助,我感受到了太多的善意。每一次采样后居民的一声“谢谢”或是一句简单的“谢谢你们从苏州来”,让我在上海感受到了“最美不过四月天”的人间佳话。其实,我也很想对他们道一句感谢,谢谢你们的配合,让我们每一次的任务都能够顺利完成。

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,但上海人民用平凡付出成就伟大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“疫”里,每个人都是英雄,我坚信,我们终能战胜疫情!

图片

3

内科护士徐晓琳

寒来暑往  守望相助

没想到,与魔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,竟然是这种特别的打开方式。也没想到,我的沪上之旅,早已超过了豪华版七日游、十日游,从 3 月 28 日到5月6日,我在上海待了一个多月。从羽绒服到短袖,虽然身心疲惫,但我坚持了下来。

早出晚归去各个校区进行核酸采样,成了我在上海的日常。在核酸采样中,有很多让我感动的瞬间。记得有一天天气炎热,最高温度 33 摄氏度,尽管穿着“大白”在树荫下,但还是觉得异常闷热,正当我汗流浃背的时候,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递给我一瓶里面全是冰的矿泉水,怯怯地对我说:“这不是喝的,这是给你降温的。”孩子的妈妈也上前向我们解释道:“昨晚,孩子看了天气预报,知道今天会很热,就特地去冰了两瓶矿泉水,说做核酸带下来让你们握着,可以降降温,不然你们穿着‘大白’会中暑的。”稚嫩的孩子,暖心的举动,让我深受感动。

在上海的一个多月时间里,上海的各小区、街道都留下了我们“大白”的身影。但是,社区工 作 人 员 对 我 们 工 作 上 的 支持、生活上的细心照顾,让我真 切 地 感 受 到 了 “ 苏 沪 一 家亲,抗疫一体化”!这次抗疫经历,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。在和平年代,能以微薄的力量奉献他人,冲锋在一线,于我,足矣。

虽有乌云遇皎月,守得云开见月明。我相信,只要坚持下去,终会战胜疫情,取得胜利。

图片

4

内科护士李玮琦

向疫而行  凝聚力量

回首望去,在上海的这四十天,将会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。2022 年 3月 28 日至 5 月 7 日,我和援沪团队的同伴们向疫而行,进入最需要我们的地方。昼夜难分,披星戴月,沪上的二十四时辰里,皆是我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身影;口罩下的勒痕、防护服里的淋漓汗水、挥之不去酒精消毒的气味,皆是我们与病毒不屈抗争的勋章;小区楼道、大学宿舍楼、数不清的大街小巷,青年的脚步遍布上海的每一寸,皆是我们为这座城市守卫健康的印记。

抗疫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疫情防控更是查验我们医护人员初心使命的“试金石”。在上海的这段时间,我和同事们踊跃奔赴抗疫一线,充当“服务人员”的角色,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基础上,努力为人民服务,为城市服务。我深刻感知到,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为抗疫出一份实实在在的力量,就是切实弘扬爱国精神最好的体现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,哪里需要我哪里就要有我,危急时刻冲在最前,是我们青年一代责无旁贷的使命。

我和团队的同事们只是千千万万防疫战士中的普通一分子,但正是因为无数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医护人员的存在,才能为疫情防控撑起一道道“安全屏障”。如今,我们已圆满完成了任务,携手凯旋,但这四十天的时光,将会成为我一生的宝藏。

图片

5

手术室护士季艺

义不容辞  奋勇向前

2019 年,我从学校这座象牙塔毕业,工作不久后就遇到了疫情。连续几年的抗疫工作,让我早已习惯,作为医护人员,我更是将义不容辞的准则铭记在心。

上海疫情突发,我们收到号令深夜集结,披星戴月踏上援沪之路。季节更替,人们脱下了厚重的羽绒服换成了短袖T恤,我也见证了上海全民核酸越来越高效的过程。一轮一轮的核酸检测中,我记得萧瑟寒风下,手套里面冻得发红的手;我体会过在烈日下、闷在防护服中“喘不上气”的感受;我遗憾于被疫情偷走的上海人民的春天……但更多记忆片段是核酸检测时,我们和上海群众短暂的十几秒的接触瞬间。尽管只有十几秒,但我们每一步的消毒隔离都不能马虎,必须守住核酸检测的安全底线。

小小的一张桌子,我们在这边,他们在那边。十几秒的时间,不同的市民站在我面前,摘口罩、张开嘴巴、戴上口罩、然后告别。我们的相会可能只有这一面,但他们的感谢却不是只有一回。每次我在桌前,社区的志愿者都要告诉他们:“这是来自苏州的医务人员,大家好好配合,让人家早点回去休息,很累的。”每测完一个人,我就能听到一声“谢谢”。一声一声的“谢谢”汇聚成一股暖流,抚慰着我疲惫的身躯,也让我更加有动力。

从 2020 年的医护“新人”,到 2022 年的

支援上海,我在岗位上从青涩走向成熟。每一次的支援行动都磨砺着我,让我更好地成长。面对疫情,我始终义不容辞,奋勇向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