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微信公众号
微信服务号
二十四节气
秋分
秋
春雨惊春清谷天,
夏满芒夏暑相连。
秋处露秋寒霜降,
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《咏廿四气诗·秋分八月中》
唐 元稹
琴弹南吕调,风色已高清。
云散飘飖影,雷收振怒声。
乾坤能静肃,寒暑喜均平。
忽见新来雁,人心敢不惊?
秋分的由来
秋分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,秋季第四个节气。斗指酉;太阳达黄经180°;于每年的公历9月22-24日交节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。秋分,“分”即为“平分”“半”的意思,除了指昼夜平分外,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。秋分日后,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,北半球昼短夜长,昼夜温差加大,气温逐日下降。
秋分的习俗
1、放风筝: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,这个时候气候宜人,风力适中。甚至大人们也参与。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、鲢鱼风筝、眯蛾风筝、雷公虫风筝、月儿光风筝,大者有两米高,小的也有二三尺。
2.粘雀子嘴:秋分时节一些地方的风俗会做米糕或汤圆,除了自家食用之外,还要特意多做一些没有馅儿的糯米圆子,用竹签串上插在田间地头,喂食给麻雀吃,希望用糯米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,免得它来破坏庄稼,确保粮食收成,称之为“粘雀子嘴”。
3.竖蛋:每年的秋分时节,我国很多地区会有做“竖蛋”的试验。据说能把蛋竖立起来的,这一年里风调雨顺,好事连连。有一种比较科学的说法是,秋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一天,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处于平衡状态,鸡蛋容易竖立起来。“秋分到,蛋儿俏。”是一句俗语,或许是指秋分时节天高气爽,人的心情舒畅,鸡蛋也容易竖起来。
秋分养生
1、 饮食:肺与秋季相应,要多注意养护孩子的“肺”,秋季,也可能是个“多事之秋”,脾胃功能面临很大挑战。脾肺常不足是小儿的生理特点,在此秋季则更需注意养护。饮食上可选用多吃一些温润健脾为主的食物,温性食物即可帮助孩子抵御阵阵秋凉,滋润又能缓解燥气。如山药、芋头、板栗、芝麻、芡实、核桃、莲子等。俗话说“秋分到,吃山药”,这时节尤其推荐吃山药。山药味甘性平,有益气养阴、补脾肺肾的作用。秋分以后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,而宝宝肠胃免疫系统更弱。再加上轮状病毒来袭,宝宝肠胃遭受很大的考验。此时就不要再给宝宝吃生冷瓜果、喝冷饮来伤害肠胃啦!
2、起居:虽说“春捂秋冻”,但宝宝穿衣最好是根据温度及时增减;不能再穿夏天的背心了,在更冷的北方还需要适度护住脖子,避免脖子受凉而感冒;露腹容易导致宝宝肠胃不适,出现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;寒从脚起,打赤脚会让宝宝更容易受寒感冒。想要提升抵抗力,就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秋分后,宝宝最好是晚上9点或10点钟以前上床睡觉,早晨7点以后起;三餐规律,营养均衡丰富,贴秋膘以平补为主。
3、运动: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宝宝活泼好动,如果还进行剧烈的活动如长时间奔跑、踢球、蹦跳等行为导致大量出汗,会使宝宝阳气向外发散,还会伤阴,易降低体质,出现感冒咳嗽等症。宝宝秋季活动尽量以和缓为主,避免大量出汗哦。
来源:六区(消化、感染)、门诊
审核编辑:社工办
签发:张晓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