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微信公众号
微信服务号
专家提醒:
【肺炎迁延不愈,需警惕气道异物】
小宝(化名)3岁5月,活泼好动,发热、咳嗽7天,右下肺一大块都白茫茫一片,是个厉害的“大叶性肺炎”,住院治疗。
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,小宝虽退热了,咳嗽及肺部体征均有明显缓解,但右下肺那一片白茫茫仍岿然不动,医生建议做气管镜。
镜子来到气管内,一个奶白色的像花生般的东西卡在右边的气管内,使用异物网篮后花生残留物被套了出来。原来小朋友的肺炎一直不好是支气管内的花生在作怪。
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,气道异物。
气道异物包括气管和支气管异物,属于急危重症,在儿童中常见。
由于其吞咽功能不够健全,在嬉戏玩耍时易将食物或者其他异物误吸入气道内。
若不及时检查,可引起窒息、肺不张、气道狭窄、脓胸、支气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。
气道异物种类多以食物为主,有机物和骨头占比最大。
各个年龄层常出现的异物种类也不同,儿童 吞咽功能发育不全,处于对各类食物充满好奇的阶段,常常误食各类有机物(尤其是坚果,如花生、瓜子等)和塑料制品。
较大异物吸入后若发生阻塞,可出现急性剧烈 咳嗽,若堵塞气管可立刻窒息。
若堵塞主支气管,听诊可闻及一侧呼吸音消失等表现。
较小异物吸入后患儿临床症状常不典型,儿童常无法准确表达病情,成年人可有咳嗽、咯痰、胸闷等表现。
异物吸入后的处理办法
对于急性气道异物吸入,临床上最常用海姆立克急救法。
此法主要对腹部和膈肌下面的软组织进 行冲击,产生向上的冲力,使胸腔内气体涌向气管,从而将气管和咽喉部的异物排出。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婴幼儿,具体实施方式略有差异。
清醒的婴幼儿 胸部拍击法:将患儿竖放在操作者大腿上,头置于下方,一只手托住患儿,另一只手使用食指及中指对其胸骨下方行垂直用力按压。
按压频率为每秒 1 次,深度为 4 厘米,重复 5 次。
背部拍击法:操作者呈马步半蹲,将患儿面向操作者的大腿,一只手托住其头颈部,确保可自由活动,另一只手用倾斜向下的力道拍击其背部肩胛骨直接的位置。
重复 5 次。胸部和背部拍击法可联合使用。
清醒的儿童腹部冲击法:采取前倾站立,头略低,张开嘴。
操作者站于患儿身后,前脚放在患儿两脚之间做弓步,一手握空拳放在其肚脐和剑突之间,大拇指内侧面向腹壁,另一手将空拳握紧,双手握紧后快速向后上方冲击压迫腹部,重复 1~5 次。
较大龄儿童,也可使用腹部冲击法自救,也可借助桌子等物体对腹部发力冲击。
昏迷患儿 若发现患儿已昏迷,应立即联系 120 急救,同时进行心肺复苏。
对于气道异物,胸部 CT 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,但是不同异物的质地、大小以及吸入时间等均会影响检查结果。
支气管镜在气道异物的检查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,可在镜下直视发现异物,也可通过异物钳、异物网篮将异物取出,还可使用激光、电刀等手段。
日常生活中,不过快、过急进食,进食时切记不要大喊大叫,哭闹时不可进食。
来源:二区(呼吸急重症) 审核编辑:社工办 签发:张晓剑 地址:苏州市吴江区公园路176号吴江区儿童医院 咨询电话:0512-60905199